卡车企业命名的底蕴

 卡车企业命名的底蕴

从卡车营销推广的现象和趋势来看,中国卡车命名已由“富”到“贵”,正向“雅”过度。从早期的“配置型”、“代号型”、“霸王型”,到如今的“龙哥型”、“洋腕型”、“借名型”,卡车命名越来越有学问了,卡车厂家给新品起名也越来越有才了。

用简洁的词语来表现汽车个性就是文化。从卡车车名进化过程,可以透视中国卡车人对文化的追求和自身文化品位的提高,对汽车品牌文化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了——从最初比较浅的层次逐渐向具有艺术享受的高级阶段发展。随着卡车技术含量的提高,卡车品牌的艺术含量也在提升。

伴随着汽车社会和汽车文明的到来,卡车正逐步满足客户日趋多元的个性化需求,卡车营销实际也已开始卖品牌、卖文化了。从表面上看,市场营销卖的是物美价廉、适销对路的产品;从深层上说,卖的是企业的品牌、文化和实力。这说明中国卡车文化开始与世界汽车文化接轨。

“代号型”。国产卡车自诞生以来,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沿用以企业名称及产品性能为特征的卡车命名方式。从早期的CA10四吨载货车、CA30越野车、NJ130轻型载货车,到中期的CQ261重型越野车、EQ140五吨载货车、EQ240越野车、EQ245越野车、CA141五吨载货车、SX2190七吨越野车、EQ1141八吨载货车,再到近期DFL4181、J6。这些卡车名字,不仅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还不利于推广和传播。从保密的角度看,在发布之前未尝不可。但上市后还是取个大名为佳,起码对市场和用户少些解说口舌费。

“借名型”。红岩、亮剑、飞狐、天龙、信天游、黄河、少帅、将军、神舟、雄狮、昆仑、奇兵等卡车名字,借用全国妇孺皆知的影视、歌曲、军衔、高山、大河等熟语命名,或有张力,或有气势,或有韵味,体现了产品特点和品牌诉求主张,一推就广,倒是节省大笔广告费。

“洋腕型”。请问欧曼、欧马可、格尔发、华菱欧款等卡车品牌是国产品牌还是国外品牌?恐怕有相当一部分人一时难以判定。笔者就曾对20多个卡车司机、汽车工人、新员工进行测试,结果有一大半人说是国外品牌,还有一部分人不能确认,仅有两三个对卡车有兴趣的人肯定地说是国产品牌。这种卡车命名方式,利用一部分国人崇洋心理,给人造成酷似欧美传统卡车的品牌体验。

“霸王型”。曾几何时,霸龙、康霸、小霸王、运煤王、拉煤王、牵引王、金王子、斯太尔王、公路之王等卡车新品震撼登场,卡车命名进入称王称霸时代。如此方式命名,既有'绿林好汉"之气,又不乏"王婆卖瓜"之嫌。但市场经济是买方经济,话语权在用户心中,能否成王称霸,还得由市场、用户说了算。

“配置型”。“XX八平柴,财源滚滚来”。十多年前,类似广告语就耳熟能详。“XX八平柴”指的是装有柴油发动机的八吨平头大卡车。“XX五平柴”等车名也是在彰显卡车的配置。一目了然,且点中要件,广告语倒也干脆、直白、易懂。

卡车名称,可谓百花齐放、争奇斗妍。那么,什么是好的卡车名字?笔者以为,首先,要有特色。卡车名字应与主要竞品形成市场切割、产品差异,体现品牌魅力和产品卖点。如当年针对全国到处皆“可乐”现象,七喜推出时就一反常态,打出“七喜-非可乐”的牌子。历史证明,当年可乐几十种,乐到最后有几家呢?

其次,易于推广。卡车市场越来越国际化,卡车命名要有开放性、前瞻性和包容性。面对卡车用户不断提高的文化层次和欣赏水平,卡车名字应通俗而不庸俗,高雅而不高深,做到适于记忆、便于传播、易于联想。让人惊喜的是,一些因特定用户、特定市场而推出的卡车新车型与时俱进,这些车名既洋溢着一股青春活力,又不乏王者风范,同时少了王婆卖瓜之味。愈加人格化、人文化的卡车车名,透射出浓郁的文化芳香。这说明卡车营销方式开始丰富化、个性化,同时也表明卡车已打上文化烙印,更讲究趣味、注重品位。